为什么媒体从业人员的健康问题如此突出而又每况愈下呢?在业界普遍流传的一个“段子”就很能说明问题——“起得比鸡早,睡的比狗晚,吃的比猪差,干的比牛多。”前两句说得是休息状况,第三句说的是饮食状况,最后一句说的是工作状况尤其是工作量。
一旦投身媒体这一行,就要随时准备着被新闻所召唤,昼夜颠倒、加班加点都成了家常便饭。罗京的同事郎永淳就透露说:“记得在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,当时讣告很急,从晚上10点接到任务到第二天“新闻联播”播出时,罗京都坚守在直播台上。当时的“新闻联播”也是有史以来直播时间最长的一次,达1小时45分钟,罗京连续工作了48个小时。”至于饮食。大部分媒体工作者都没有相对固定的吃饭时间,饱一顿饥一顿的事情经常发生,毫无规律可言;说到压力。为了抓取独家新闻,为了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,为了找到一个新颖的报道角度,为了探寻一种个性的叙事模式,新闻人无不以殚精竭虑地焦思与精疲力尽地苦战换得。
罗京曾说:“虽然干了23年,但是每天上班都有如履薄冰的感觉,尤其是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。”有人问罗京:“你们每次节目播完后,和搭档收拾资料时都说了些什么呀?”罗京回答:“我们在说,终于又熬过去了一天!”他解释说,“因为我们的担子实在太重了,不允许有一点失误,要对国家负责,对人民负责,还要对上级领导负责”。
据罗京的同事透露,罗京的烟瘾很大,手指都被熏黄了。这大概是他舒缓压力的一种方式。医学专家介绍说,长期精神紧张、心理压力过大、作息不规律等会造成人体免疫力的下降,诱发淋巴瘤。罗京的病虽然不能说是职业病,但与工作不无关系。
身体素质差、超负荷运转、精神压力大,再加上长期身处手机、电脑辐射的工作环境,难怪媒体工作者的健康问题频频亮起了红灯。仅以主持人来说,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面孔已经出现了比较严峻的健康问题,崔永元、白岩松患有抑郁症,王小丫患有慢性肾炎,朱迅患有甲状腺瘤,汪涵患有肝病等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造成媒体工作者群体性健康危机的诸多因素中,有些是不可避免的,就像矿工、消防员这类职业的高危险性一样,是由职业的性质决定的;有些是由于从业者自身不良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造成的。但是,有些却与媒体单位急功近利的市场行为有关。科学的工作态度与健康的工作方式常常被忽视,“拼命三郎”与“工作狂”式的人物受到推崇,废寝忘食、带病上岗之类行为被大加赞赏,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工作氛围与导向。领导者眼里只有森林不见树木,强调集团兴衰而忽视了从业人员个人安危;从业者却以为这是为这一职业所付出的必要的牺牲与代价,不以为戒,反以为荣。此种观念,危害甚巨。
编辑:杨建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