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1+1:做好最坏的准备
昆明信息港发布时间:2010-03-23 15:20:17进入社区来源:央视网

主持人(李小萌):

欢迎来到《新闻1+1》。

在西南地区抗旱紧锣密鼓的时候,今天我们迎来了第十八个世界水日,而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水的质量。我想由于西南地区的旱灾,今天恐怕中国人不需要一个世界水日来提醒我们水的危机、水的紧张。同时今天出去谈水质的话,似乎显得有些奢侈,因为在西南有两千万的人口饮水本身都出现了困难。而温家宝总理在云南考察的时候,也特别提到说,要做好最坏的准备,今天我们共同关注如何做好最坏的准备。

温家宝:

我们不愿意多喝您的水。

当地干部:

水太珍贵了。

王顺生:

一样不吃要不得。

当地干部:

他说来了一样不吃,(不招待一下您)过意不去。

温家宝:

运来一点水不容易。

解说:

“要想尽一切办法,保证群众生活用水,要不惜任何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”。今天上午眉头紧锁的温家宝总理叮嘱当地干部,要做好最坏的准备。

持续八个月的干旱,温家宝总理视察的云南区近已经有几百万亩农田绝收,婉拒村民一碗水,大灾之下这的确这场大旱最珍贵的一碗水。

温总理来到云南区近视察的时候,正临近传统节气的春分,一个播种的好时节,但由于干旱,田里的大麦不足一尺高,小春损失已成既定事实。云南省农业厅目前正在开展百日抗旱促春耕行动,希望能够确保大春的粮食播种。

孔垂柱(云南省副省长):
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我们要增加水改旱的面积五百万亩,我们在地膜覆盖方面,扩大了种植面积,在晚秋作物种植方面,加大了推广力度,力争做到今年的粮食生产有一个好收成。

解说:

力争好收成,灾难之中,人们在努力而为,为希望而战,但是正像温家宝总理的提醒,大家最担心的是这场干旱还会不会进一步加剧?最坏的情况会来吗?

字幕提示:

如今干旱枯萎的油菜花田。

解说:

曲靖罗平县已80万亩油菜花田为名,今年本来要计划请一千对情侣在油菜花节上亮相,结果一对都没请来,乡亲们都说,人喝水都成问题,哪还顾得上看油菜花。不

刘大国(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村民):

今年这种旱情,人吃水都成问题,也就没有办法,(拉水)来泼庄稼啦,只能让它像这样干下去,(这些油菜花)连猪牛牲口都不吃啦,你看这么一大片,就是太严重啦。

解说:

在云南曲靖,城区通过限时限量供水,尚可维持,只是苦了哪些偏远山区的百姓,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。为了一担水,有些地方的村民需要排队48小时,因为水大家苦苦支撑,因为水原本和睦的村民们也开始发生争吵,谁都不敢想像,最难的情况会是怎样。

字幕提示:

2010年3月21日新闻,中央气象台,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。

主持人:

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,23号,贵州中东部有小雨或阵雨,未来三天,云南、贵州、川西高原南部,广西西北部等气象干旱地区旱情将持续。

解说:

等待,只有等待,这就是灾区五千余万不得不面对的现状,他们在坚持,也在努力地寻找着解决之策。

字幕提示:

云南三兄弟找水险丧命。

云南旱情触目惊心,碗筷一周洗一次。

半瓶矿泉水先给妹妹喝。

云南旱情触目惊心,村支书哭劝村民外出打工。

今天是第十八个世界水日。

主持人:

总理婉拒了村民的一杯水,岩松你看,总理这一个婉拒,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更多。

白岩松(评论员):

我觉得首先它应该是为人之道,就是于心不忍,因为到了那儿之后,看到这种情况,而且水都是外面运来的,总理恐怕作为一个个体,他的内心,在情感上不能接受再喝一杯水。

接下来我觉得也是为政之道,从为政之道来说,其实是一个提醒,让大家做好一个最坏的打算,你看,其实一杯水不多,但是我这杯水都不喝,也在提醒所有的相关各级政府,包括官员,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,我觉得这个信号是非常明显的。

主持人:

总理说到做好最坏的准备,今天我们也看到各种新闻,比如说在重庆,米价已经涨了,蔬菜价格涨了,北京有川菜馆开始囤辣椒了,这种最坏的准备到底都包括哪些层面?

白岩松:

其实我觉得最坏的准备,上个星期的节目首先也说到了,它跟我们是有关的,果真这种波及的程度是非常迅速的,包括价格的上涨,包括很多在这三个省可能会生产的一些东西,就会使我们的生活受到影响,我们该用关注、帮助去投入其中。

我觉得如果要说从最坏的打算来说分成三个层面去:一个是急,眼前之急。还有一个是长远的,其实今天我们要加一个中的,为什么说?从急大家都理解,你首先要保证人能吃上水,能够喝,能够做饭。

主持人:

生存。

白岩松:

这是第一位的,这是眼前的。

从长远的角度来说,可能谁都清楚,要加大投入了,要兴修水利了等等。在中间呢?土地绝收,相当多的,就这三个省旱灾地区灾民们,他们今年的收入大大折扣,我们要在中间也想救济,怎么样我们去转移,比如让他劳务输出或者怎么样,采用其他的方式,一会儿我们会去谈到,让他们地内的损失地外补,然后我觉得这恐怕也是要全社会去思考的一个问题。

主持人:

为什么你觉得中期现在是最应该注意的,我们现在说启动了应急响应,这个急一般理解是来的快,去的快,但是按照天气预报来讲,可能到5月份才真的有所缓解,这个中期如何讲呢?

白岩松:

我觉得最急的还是眼前,是真正急的,为什么要提出中期,是因为很少人还去想它。我觉得在这个时候也要未雨绸缪去想它,但是话题还是要回到急来了。

我注意到了总理的几句话,第一个是要不惜一切代价,不惜一切代价什么意思呢?恐怕在旱情严重地区,大家有的时候会有一些观望,我这个企业该停还是不停?它可能是耗水的,觉得是不是要再看看,然后再去停,包括我们的片花里也看到,有的地方可能还在用水去冲洗街道,这都有一个大家有一种赌博,或者说再看看的情况,我觉得不能看了。其实要作出一些决定,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,可能回头去看,过几天缓解了,但是现在也要为此作出准备,该停的企业该停了,省出水来。中国古语有一句老话,叫远水不解近渴。如果要说到时候去调水,那是一个漫长过程,这个时候能在身边先省下来的水,先要省下来。

另外我还非常担心一件事,相对人群比较集中地区人畜的饮水,我觉得在全社会的关注下,总理都去了,应该问题不大。但是你要知道,西南这三个省区,遭受旱灾地区地形非常复杂,山区、老林、神经末梢处,这个时候需要各级政府把工作做细,真的不能出现死角,大家想像一下,都不敢多想,如果真的出现了死角,那个地方可能就几户人家,但是不仅说土地干旱了,连自己生活用水都极其匮乏,而没被注意到的时候,恐怕这个悲剧谁都承担不起。

主持人:

现在这个急是把水能够送到身边,解决生存、生命安全的问题,但是经济来源,生活来源也要解决,刚才片子当中我们也看到了,有村长去劝村民说出去吧,出去打工吧!你怎么看这个场景?

编辑:杨建东

商讯